退票雙降連創新低!卻冒大戶退票破億

share
複製連結

複製連結

2025/08/28

退票雙降連創新低!卻冒大戶退票破億 央行:無系統性風險

 

財經中心/師瑞德報導

 

退票金額月減、比率僅0.3%,央行預估只要每月穩住25億元以下,全年退票金額可望低於去年,寫下史上最低記錄。全年退票金額將有望挑戰去年336.35億元的歷史新低紀錄,並且連續第五年低於400億元大關。(示意圖/PIXABAY)


退票金額月減、比率僅0.3%,央行預估只要每月穩住25億元以下,全年退票金額可望低於去年,寫下史上最低記錄。全年退票金額將有望挑戰去年336.35億元的歷史新低紀錄,並且連續第五年低於400億元大關。

 

對一般民眾來說,「退票」聽起來總有點驚悚,因為它意味著「存款不足」,可能是公司資金鏈斷裂、也可能是個人財務失衡。若只是偶發事件,或許影響不大;但如果退票情況擴大,就會波及金融市場信用,甚至成為景氣轉差的警訊。也因此,央行每月公布的退票數據,常被外界視為「隱性景氣指標」。

 

央行在27日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,今年7月退票情況「雙降」:張數下降到3,801張,金額也縮減至34.2億元,與6月相比明顯降溫。累計前七個月退票金額210.66億元,雖比去年同期小幅增加2.59%,但央行樂觀估算,只要下半年退票金額能維持在每月25億元上下,全年退票金額將有望挑戰去年336.35億元的歷史新低紀錄,並且連續第五年低於400億元大關。

 

退票降溫 為何與工作天數有關?

 

今年7月之所以能交出退票雙降的成績單,背後原因其實和「月底」有關。央行解釋,票據交換往往在月底集中,俗稱「月底峰日」。6月剛好碰到兩個月底峰日,7月則只有一個,因此交易量自然減少。再加上6月是季底、半年底,企業資金調度需求大,導致退票狀況偏高;7月這些壓力消退,退票金額自然下滑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退票比率仍維持在低檔。7月存款不足退票金額占票據交換金額的比率僅0.3%,比6月還少0.01個百分點,這個水準已遠低於過往動輒0.5%以上的情況,顯示金融體系整體資金狀況仍屬健康。

 

大戶退票冒頭 短期警訊待觀察

 

不過,統計中也出現另一個現象:大戶退票金額增加。6月有大戶退票金額達5.5億元,7月再出現4戶、合計5.9億元的退票紀錄,其中公司戶、個人戶各占一半,金額分別是2.1億元與3.8億元。短短兩個月,大戶退票金額就達11.4億元,引發市場關注。

 

央行官員分析,這種情況雖值得留意,但多半屬於個別事件,未必代表整體市場惡化。「企業和個人資金狀況仍算穩健,退票增加應是短期因素。」官員強調,後續會持續追蹤,以避免個案變成趨勢。

 

男女性退票差異大 女性信用遠勝男性

 

除了金額面,央行這次也揭露了有趣的性別統計。根據票交所資料,近三年來男性退票張數和拒絕往來戶比重逐年上升,而女性則呈現下降趨勢。

 

以2024年為例,男性退票張數占比達69.26%,拒絕往來戶比重69.43%;女性則分別僅30.74%和30.57%,大約只有男性的一半。換句話說,女性在票據信用上的表現,比男性更謹慎、穩健。

另外,支票存款個人戶的開戶數近年維持在2.6萬戶以上,且女性比重逐年增加,2024年已來到41.9%。顯示女性在金融參與上的活躍度提高,且信用紀律優於男性,這也可能和女性在理財上更偏保守、重視風險控管有關。

 

為何退票數據能當「景氣溫度計」?

 

票據交換金額與退票數據就像是企業和市場的「心跳圖」。正常情況下,票據交換量大,退票率低,代表商業活動熱絡、資金流轉順暢;一旦退票增加,就可能意味資金緊縮、景氣有壓力。

過去在景氣下行或金融風暴時,退票金額往往大幅攀升,甚至動輒超過40億元以上。但近一年來,台灣退票金額幾乎都維持在25億元以下,只有6月、7月因半年底因素短暫衝高至35億元左右,仍未達過去高峰,顯示台灣經濟韌性尚佳。

 

投資人怎麼看退票數據?

 

退票數據對投資人而言,也是一個判斷景氣和信用環境的參考指標。當退票比率偏低,代表金融體系穩健,有利於金融股與整體資本市場;若退票突然上升,則可能反映企業資金緊張,對景氣敏感股和中小企業放款銀行形成壓力。

 

不過,今年以來退票狀況大致持穩,市場專家認為「比率低於0.3%」已經是很健康的水準。這對於投資人來說,是觀察台灣市場信用風險的一個正面訊號。

 

展望:全年仍有機會挑戰新低

 

展望下半年,央行表示,只要退票金額能維持在每月25億元上下,全年金額就有機會低於去年336.35億元,再創歷史新低,並連續五年守住400億元以下的關卡。

 

換句話說,雖然短期內仍需關注大戶退票狀況,但整體來看,台灣金融市場信用穩定,資金流轉健康,沒有系統性風險。這意味著,無論是企業還是民眾,資金調度相對順暢,對金融市場穩定度是一劑強心針。

 

三立新聞網提醒您:
內容僅供參考,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。
投資一定有風險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

文章源來自:三立新聞網(原文連結)

點我開立交割證券雙戶開始投資,開戶成功再送LP100點

Banking in Your Hand

我要的當下,快點給。有連線的地方,就有銀行。

ios bank app download iconaos bank app download icon

LINE Bank App目前僅適用安裝於iOS 15.0(含)以上或Android 7(含)以上版本的智慧型手機(平板電腦不適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