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電動車內捲!台灣會被波及嗎?

share
複製連結

複製連結

2025/06/27

財經中心/綜合報導

 

隨著近年中國「內捲」效應興起,連電動車產業在中國也出現削價競爭的情況,令許多車廠大喊「吃不消」。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前(25)日在臉書發文指出,這場價格戰不僅加劇中國車廠生存壓力,甚至可能蔓延至上游半導體材料產業。

 

中國電動車產業「內捲」削價情況令許多車廠吃不消,甚至可能影響半導體材料產業。(圖/pexels)


謝金河發文指出,比亞廸降價三成,引來吉利李書福大駡王傳福是捲王,長城汽車魏建軍更是不客氣點名比亞廸是恆大第二!比亞廸掀起的價格戰觸動同業可能有生存不下去的壓力,紛紛站出來開駡,背後張力是大的。

 

謝金河觀察新聞,表示運送電動車的貨櫃輪經常在海上發生火燒船的景象,而且頻率逐漸升高,背後原因不明,讓他想到90年代,台灣有一些上市公司炒股票,到了紙包不住火的時候,公司假出貨,開了L/C,有一家生產監視器的中強電子把船上整貨櫃產品扔擲入大海⋯⋯這個假帳最後紙不住火,最後中強電子的股票變成壁紙。

 

他進一步表示,中國電動車內捲,現在捲到上游的碳化矽(SIC)與氮化鎵(GAN),過去第三類半導體為電動車而崛起,成為最熱門產業,全球競相投入,台灣,日本,中國,美國都大力投資。沒想到美國的Wolfspeed宣布破產,留下65億美元債務,股價從142.14美元跌到0.82美元。當年碳化矽狂熱的時候,大家搶著投資,日本的瑞薩後來搶投20億美元,從可轉債變成普通股,如今完全提列虧損。

 

謝金河認為,Wolfspeed是政府獎勵,補貼的產業,如今連美國都不支。Wolfspeed倒下,台灣的經濟報紙都說轉單效應,台灣會受惠,其實這個產業已殺到見骨,怎麼轉都沒有用,結果股價一天反彈又跌回去。

 

最後謝金河直言,過去中國的內捲只在傳統產業,如今當紅的科技產業也捲過來,今年到明年,電動車產業的殺戮引發的上、中、下游全面性衝擊可能浮現!台灣最近媒體大力放消息說比亞迪會殺過來!謝金河當面問郭智輝部長,郭智輝表示「100%不會發生!」

 

謝金河在臉書發文表示,中國內捲效應正加速擴散。(圖/截自謝金河臉文)
​​​​

內容僅供參考,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。
投資一定有風險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


文章源來自:民視新聞網(原文連結)

點我開立交割證券雙戶開始投資,開戶成功再送LP100點

Banking in Your Hand

我要的當下,快點給。有連線的地方,就有銀行。

ios bank app download iconaos bank app download icon

LINE Bank App目前僅適用安裝於 iOS 13 (含) 以上或 Android 6 (含) 以上版本的智慧型手機(平板電腦不適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