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對中國課徵145%關稅 美國品牌商轉單台灣

share
複製連結

複製連結

2025/04/15

記者林芹瑜、黃政杰/新北報導

 

川普對中國課徵145%關稅,讓不少進口商直呼吃不消,積極將產線轉向其它產地,台灣代工業也迎來轉單商機。專做消費性電子產品的代工大廠表示,過往美國客戶只給台灣20%的訂單,如今將超過5成的中國產線都給台灣代工,保守估計營收會增加4、5成以上;另外台灣醫療大廠也坦言,針對不少MIT的醫材,近期客戶的詢問度有變高。

 

 

作業員一字排開,加緊趕工組裝公共工程用的防護用具,另一頭,提供智慧家居的印刷電路板產線也是馬不停蹄,台灣代工大廠近來訂單倍增,過往中國生產成本較台灣低,美國客戶幾乎將大筆訂單都給中國生產製造,不過川普給了中國一記145%的關稅重錘,連帶牽動進貨價,價差超過一倍,品牌吃不消,開始拚轉單。

 

晶欣組裝代工廠總經理歐陽彤:「就有很多原本在中國生產的美國的這些品牌商,都有陸續來詢問生產的意願跟轉單的意願,營收可能是在保守估計有(增加)40%到50%以上。」

 

舉例來說,美國牌的電子書閱讀器,原本因為中國代工成本低,100%都選中國組裝,川普關稅大刀一揮,品牌方吃不消,將70%到80%的代工轉向台灣,只留2到3成在中國。

 

 

晶欣組裝代工廠總經理歐陽彤:「台灣擁有多年的供應及社會的經驗,所以我們在生產製造上面,相較於其它的東南亞國家,我們更容易更順利地去接軌生產製造鏈。」

代工廠說單變多了,也積極徵才,希望快速消化訂單,除了轉單商機,更有許多客戶要找Made in Taiwan。組裝血氧機和耳溫槍,台灣在地的醫療科技大廠製造家用和醫用的醫療用品,主要競爭對手就是中國,這波美中關稅戰下,老闆坦言客戶的詢問度變多了。

 

 

泰博科技董事長陳朝旺:「本來在中國採購的客戶可能就會考慮轉向到品質跟價格比較合理的,還有關稅的考量都考慮進去。」

 

關稅戰未停歇,台灣搶單大作戰,可望趁這波戰線鞏固市場地位。

 

©三立新聞台

 

三立新聞網提醒您:
內容僅供參考,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,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。
投資一定有風險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


文章源來自:三立新聞網(原文連結)

點我開立交割證券雙戶開始投資,開戶成功再送LP100點

Banking in Your Hand

我要的當下,快點給。有連線的地方,就有銀行。

ios bank app download iconaos bank app download icon

LINE Bank App目前僅適用安裝於 iOS 13 (含) 以上或 Android 6 (含) 以上版本的智慧型手機(平板電腦不適用)